文:邵鈺珊
聯合國發表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及169個細項目標,目標在2030年實現。自2015年至今,持續擴大影響力於消費、就業、業務和投資決策的核心。環境的改變加上聯合國的推動,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更能感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因此比父母輩或祖父母輩更容易關心氣候變遷議題,而這群16-40歲的族群被泛稱為「暖世代」。這群總數約766萬人的暖世代,在2021年最關心的重點會是什麼?暖世代對相關議題的了解又有多少?
超過半數暖世代沒有聽過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根據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16-40歲的台灣網民,有55.9%沒聽過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但有興趣了解更多;有57.1%台灣網民認同永續議題與台灣相關。在17項永續發展目標中,暖世代最重視的議題前三名,分別是氣候行動、就業與經濟成長、永續城市。41歲以上的網民在意的議題和暖世代略有不同,前三名分別為氣候行動、健康與社會福利、就業與經濟成長。暖世代在意的永續城市議題,則在41歲以上的網民心中僅排名第10。
暖世代不滿足現在的氣候變遷參與度
暖世代對氣候行動的關注切點支持程度都很高,包含不足、相似、持續、共識。對於不足的關注切點支持程度高達63.7%,因為暖世代能感受到緩解氣候變遷的急迫性,並積極認為需要有更多的人參與。有61.2%的暖世代認為氣候行動是重要議題,有許多人在共同為此努力,因此希望能夠加入推動延緩氣候變遷的行列。59.9%的暖世代認為氣候行動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更進一步的解決問題。暖世代同時也認為要解決氣候行動已是國際上的共識,有59.6%的受訪者認為台灣應該和國際接軌,與世界共同努力。
暖世代以行動支持參與永續發展的政治人物和企業
暖世代對議題的支持度相當高,有45.7%的暖世代族群會關注永續議題,有74%暖世代民眾可能以行動支持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甚至近78%的暖世代可能會支持台灣選舉候選人或者購買公司企業產品,當他們將永續發展目標作為執政/問政或者企業社會責任任務。41歲以上族群也有約75%會以行動支持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但41歲以上族群比暖世代更願意支持以永續發展為核心的支持者,及購買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比例高達84.6%。當台灣公司或組織將永續發展目標作為他們的重要任務或企業社會責任,更能夠打動民眾,不論是暖世代或41歲以上的族群都會因為感覺該組織對環境有一定的責任感、令人敬佩,甚至會想支持良好事業。
台灣選舉候選⼈或者企業產品以永續發展目標 (UN SDGs)作為他們的核心任務時,
支持或者購買他們的產品或服務的比例
影片、文章、懶人包是暖世代溝通三大利器
那要如何和暖世代和41歲以上的網民溝通呢?包含暖世代及41歲以上的網民接收相關議題管道的前三名分別是社群媒體、電視廣告/電視節目、新聞聚合網站。在內容形式方面,暖世代喜歡透過影片、文章、懶人包內容了解永續議題;41歲以上民眾習慣的議題接受形式前三名,則依序為文章、影片,甚至很大部分的民眾不接收相關資訊。然而,41歲以上民眾比暖世代更同意與全人類一起遵守聯合國的頂尖專家們的意見,並盡力而為。由此可見,暖世代更重視資訊接收,而41歲以上的族群則更重視專家意見。
除了永續議題之外,結合民眾自身興趣,也是推廣永續發展意識的方法之一。暖世代有興趣的議題前三名,依序是影視戲劇、新聞時事、餐飲美食;而41歲以上族群有興趣的議題依序是新聞時事、3C科技、成長進修。如果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暖世代了解可持續發展目標並呼籲行動,透過影視作品傳達,或從餐飲議題切入環境永續概念,都是除了新聞以外很合適的傳達方式。若是希望41歲以上族群響應實際行動,以新聞媒體傳遞專家號召,是最有效率的溝通方式。
責任編輯:黃玟捷
核稿編輯:賴育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