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鈺珊
新冠肺炎大流行讓健康與社會福利發展倒退
聯合國在2015年發表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預期在2030年之前要實現這些目標。在「健康與社會福利」項目的行動上,直到2019年在各個層面都取得了進展,然而,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卻嚴重的破壞了這些健康衛生的發展進程。例如,至2019年,五歲以下嬰幼兒死亡率已經從1990年的93‰下降至38‰,然而疫情期間,光是在美國就篩檢出390萬的兒童有陽性反應,而且這個數據還是只統計到2020年5月底前。不僅如此,大流行也導致許多健康衛生項目推廣困難。聯合國預期,這兩年的疫情將會在許多方面逆轉前幾年的努力成果。
健康與社會福利是17項發展目標中第三重要項目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針對台灣網民對SDGs的相關議題發表系列調查,而「健康與社會福利」被民眾評比為第三重要。當詢問受訪者覺得最重要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時,42歲以上的非千禧世代最重視健康與社會福利,將此項發展目標評比為第二重要,僅次於氣候行動;而27-41歲的千禧世代及26歲以下的i世代,則分別將此目標排名為第三名及第五名。但當詢問受訪者覺得第三重要的SDGs,所有年齡族群都將票投給了健康與社會福利。
42歲以上民眾在溝通上重視持續與共識
以關注切點來看,各年齡層各有支持的論點。26歲以下台灣網民支持「相似」的論點,他們認為在行銷溝通上,應該強調許多人在台灣的健康與社會福利上做了很多努力,默默的付出,因此我們應跟他們一起更加努力。27到41歲的台灣網民支持「持續」的論點,在溝通上,應強調,雖然我們已經盡力在台灣的健康與社會福利上努力,不過還需要更加把勁,進一步的解決問題。而42歲以上的台灣網民支持「持續」、也支持「共識」這兩個論點,認為要強調健康與社會福利的進步已經成為國際潮流,我們不應落他人之後,要趕快加強在這方面的努力。
民眾認為健康與社會福利對台灣很重要
詢問到民眾關於健康與社會福利對個人及台灣的重要程度時,有54%的受訪者認為這個項目對台灣很重要,有44%的民眾認為對個人很重要。26歲以下及42歲以上的民眾認為健康與社會福利對台灣很重要的,都各別佔56%,而27歲到41歲的千禧世代,則有50%認為這個議題對台灣重要。對個人而言,42歲以上認為最重要,佔46%,i世代和千禧世代認為對個人很重要的依序佔45%及42%。
健康與社會福利的未來發展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衝擊後,國際勞工組織(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在2021年2月加入了 全民健康生活和福祉全球行動計劃(Global Action Plan for Healthy Lives and Well-being for All, SDG3 GAP)成為第13個加入SDG3 GAP的組織;今年5月,SDG3 GAP也再次簽署了第二份進度報告,期待加強合作。2023年將是2030年SDGs議程的中間點,為此,GAP將帶來三項改變。首先,各機構不論是在全球範圍、區域或國內,都需要更好的協調。第二,期待能透過營運、財政等方式減輕各個國家的負擔。第三,將目標導向的協作模式整合到各機構的組織文化中,包含全球、國家、區域級別的領導力。不論是台灣民眾所在意的「相似」、「持續」或「共識」,都能參考SDG3 GAP機構之間確立的方向,共同確保2023年的中期目標達標。
責任編輯:黃玟捷
核稿編輯:賴育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