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月苓
提高疫苗施打率,這世界會好嗎?
台灣民眾對未來疫情的發展呈現兩極化的趨勢,最新調查顯示有些民眾樂觀看待未來發展,但仍有為數不少的消費者對於疫情是否能趨緩,依舊持保留態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與病毒共存,建立如跑馬拉松那樣的韌性與適時補給,「馬拉松」除了是一項比喻,也是對今後如何能讓民眾建立消費慣性的重要思考關鍵。
五倍券政策再度襲來,成效值得關注
儘管政府已不斷釋出發放五倍券的政策消息,但在此次針對未來一個月消費產品的預算異動調查中,平均看來依舊呈現變少趨勢,相較減少約四成預算;而主要增加預算的族群以十六至二十九歲的民眾為主。撇除可能因政府宣傳還不到位,若先細究九月消費增加最多的品項,仍然為醫療健康保健品、家用食品、包裝食品這三大重要類別。
投資行為受疫情波動,疫情回穩民眾開投資綠燈
最新調查顯示,想要把現金放在身上不投資的比率有下降趨勢,特別是願意投資股票的民眾增加。另外,或許也因實際上最近台灣股市起跌不定,民眾能接受的虧損範圍在20-30%之間,可以說是有一定的容許範圍。
無論如何,這場疫情馬拉松還會持續滾動。考慮到世界各地的狀況,值得作為借鏡:像是疫苗護照的推行、鄰近地區如日韓澳洲的疫情進展等,無一不牽動到台灣在疫情與推展經濟消費上的考量。
責任編輯:徐喬莉
核稿編輯:黃玟捷